2025年6月北京复合材料损伤特征及失效分析方法技术高级研讨班

  • 课程详情

随着复合材料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与失效将不可避免,它或者出现在产品的研制与生产过程中,或者发生在服役过程中,并且这些零件的失效可能导致结构的完全崩溃。失效分析人员希望借助于断口分析作为诊断工具,帮助人们了解复合材料的损伤特征以及它与失效原因的关系。然而,复合材料不象金属的断裂那样即金属在静态和循环载荷下断裂大多是由单个裂纹或几个裂纹的形核和扩展,其失效模式较为单一,而复合材料的断裂是由于多种失效(如基体开裂、界面脱粘、纤维断裂及分层)的起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依赖于很多参数,如纤维、树脂的性能、叠层顺序、固化过程、环境、温度以及使用条件等。总之,与金属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为复杂的失效模式正是由于损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失效分析工作者在面对复合材料损伤失效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为推动复合材料损伤及失效分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特组织专家莅临授课指导。为从事复合材料失效分析的人员制定方案、判断失效性质及查找失效原因提供思路与方法。

一、主办单位:

中际赛威教育科技(郑州)有限公司

北京中际赛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二、时   间:2025年6月20-21日(19日报到)

三、地   点:北京

四、授课方式:采用小班讲授、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理论联系实际等先进教学方法。代表可以携带本单位失效零件,与代表们和老师一起研究讨论。

五、参加对象: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理、总工、工程师。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研发、检测、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部门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六、授课内容

1、复合材料失效分析基础   

1.1 概况与特点

1.2 典型失效模式

1.3 程序与方法

1.4 贮存寿命

1.5 典型案例分析

2、失效常用分析手段与方法

2.1 树脂基体的识别与分析

2.2 纤维的识别与分析

2.3 复合材料单向交叉铺层分析

2.4 复合材料织物分析

2.5 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

2.6 典型案例分析

3、复合材料损伤理论与失效机制

3.1 复合材料微观损伤力学与失效机制

3.2 宏观损伤力学与失效判据

3.3 损伤机理

3.4 损伤演化与寿命

3.5 典型案例分析

4、夹层结构损伤与失效机制

4.1 微观损伤力学

4.2 宏观损伤力学

4.3 损伤机理与失效判据

4.4 损伤演化与扩展

4.5 典型案例分析

5、工程问题讨论交流

七、主讲专家:

陶春虎,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基础物理系物理冶金专业博士,现任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指导博士研究生多名;主要从事材料与结构的损伤、机械产品失效分析、检测技术、损伤评价与预防、表面损伤与防护等专业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武器装备材料应用的技术管理工作,被中航工业2010年授予航空报国金质奖章。任中航工业检测与焊接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和失效分析专业分会主任委员,2010年被评聘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材料力学性能表征与失效分析首席技术专家。国际杂志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工程失效分析)编委,国际工程失效分析系列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失效分析领域专业技术杂志《失效分析与预防》并担任主编,《航空材料学报》常务副主编等。十多年来合作出版有关失效分析、材料损伤与预防等专著六部、组织与合作出版译著两部、编著十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获17项部委级科技成果奖,4次荣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二等功,2次三等功。

王老师,高级工程师,从事非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工作十几年,期间主持/参加包括装发预研、技术基础、航空航天型号等科研项目13项。第一作者在Macromolecules、RCS Advances等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标准2项、技术秘密1项;译著1部;获产学研创新成果奖1项;集团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在非金属材料/构件失效分析方面具有扎实的工程实践经验,负责/主持非金属装备失效与质量问题处理工作180余项,其中直升机坠机、无人机坠机、导弹离轨等重大事故8项,外厂服务及评审80余次,为在役、在研型号故障分析、工艺改进以及寿命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八、培训费用及相关事宜:

1.培训费:3890元/人(含培训费、20、21日两天午餐及资料费、证书费等)。

2.培训会务工作由中际赛威教育科技(郑州)有限公司组织,并为学员出具正式发票。

3.住宿安排:培训期间住宿可由会务代为预定,费用自理。

九、课程咨询:010-64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