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成都GJB151C-2024军用电磁兼容技术实施研讨班

  • 课程详情

GJB 151C-2024发布之后,较之前版本有了很多修改。根据国军标编写规定,标准正文中只规定做什么,不允许解释为什么,加之标准内容多,技术广,所以导致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很多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全面理解其真实意图。能否正确理解该标准,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了帮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正确理解GJB151C-2024,合理安排本产品实验项目,快速通过实验检测,我们特联合GJB151C-2024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举办本期培训,具体事宜如下:

一、主办单位:

北京中际赛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际孚歌科技有限公司

二、时间、地点:

2025年6月29-30日(28日报到)   成都

三、课程大纲:

一、GJB151C-2024标准概述

1、GJB151标准的意义

2、GJB151标准的适用范围

3、GJB151标准在系统层级中的位置

4、我国主要国家军用电磁兼容标准

5、典型电磁兼容问题的案例

6、什么是电磁兼容?

7、控制电磁干扰的目的

8、EMI三要素及模型

9、通信及雷达的电磁频谱划分

10、GJB151标准的历次版本

11、GJB151B标准的修订的背景

二、GJB151版本差异

1、GJB151B较GJB151A之间的差异

1.1 章节结构                 

1.2 引用文件的变化

1.3 术语和定义的变化         

1.4 一般要求的变化

1.5 详细要求的变化           

1.6 附录的变化

2、GJB151C较GJB151B之间的差异

2.1 章节结构                 

2.2 引用文件的变化

2.3 术语和定义的变化         

2.4 一般要求的变化

2.5 详细要求的变化           

2.6 附录的变化

三、GJB151C标准的基本概念

1、设备                         

2、分系统

3、内部安装位置                 

4、外部安装位置

5、甲板上                       

6、甲板下

7、暴露的甲板下                 

8、非开发产品

9、安全性关键设备和分系统     

10、机场维护工作区设备

11、天线端口                   

12、互连电缆

13、占用带宽                   

14、测试配置边界

15、军械

四、GJB151C标准的一般要求

1、内容组成                   

2、剪裁

3、非开发产品                 

4、可更换模块类设备

5、测试要求                   

6、EUT测试配置

7、电源阻抗稳定网络           

8、EUT电缆的结构和敷设

9、互连线和互连电缆           

10、测试结果的评定

五、GJB151C标准的详细要求之概述

1、测试项目                 

2、项目代号

3、测试项目分类             

4、测试项目适用性

5、发射类测试项目对各端口的适用性

6、敏感度类测试项目对各端口的适用性

六、GJB151C标准的详细要求之传导发射

1、CE101 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

1.1 测试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限值要求               

1.4 测试原理

1.5 测试布置               

1.6 测试剪裁

1.7 测量系统检查           

1.8 测试方法

2、CE102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

2.1 测试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限值要求               

2.4 测试原理

2.5 测试布置               

2.6 测试剪裁

2.7 测量系统检查           

2.8 测试方法

3、CE106 10kHz~40GHz天线端口传导发射

3.1 测试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限值要求             

3.4 测试原理

3.5 测试布置               

3.6 测试剪裁

3.7 测量系统检查           

3.8 测试方法

4、CE107 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

4.1 测试目的               

4.2 适用范围

4.3 限值要求               

4.4 测试原理

4.5 测试布置               

4.6 测试剪裁

4.7 测量系统检查           

4.8 测试方法

七、GJB151C标准的详细要求之辐射发射

1、RE101   25Hz~100kHz磁场辐射发射

1.1 测试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限值要求               

1.4 测试原理

1.5 测试布置               

1.6 测试剪裁

1.7 测量系统检查           

1.8 测试方法

2、RE102   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

2.1 测试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限值要求               

2.4 测试原理

2.5 测试布置               

2.6 测试剪裁

2.7 测量系统检查           

2.8 测试方法

3、RE103   10kHz~40GHz天线谐波和乱真输出辐射发射

3.1 测试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限值要求               

3.4 测试原理

3.5 测试布置               

3.6 测试剪裁

3.7 测量系统检查           

3.8 测试方法

八、GJB151C标准的详细要求之辐射敏感度

1、RS101 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1.1 测试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限值要求                       

1.4 测试原理

1.5 测试布置                       

1.6 测试剪裁

1.7 测量系统检查                   

1.8 测试方法

2、RS103   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2.1 测试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限值要求                       

2.4 测试原理

2.5 测试布置                       

2.6 测试剪裁

2.7 测量系统检查                   

2.8 测试方法

3、RS105   瞬态电磁场辐射敏感度

3.1 测试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限值要求                       

3.4 测试原理

3.5 测试布置                       

3.6 测试剪裁

3.7 测量系统检查                   

3.8 测试方法

九、GJB151C标准的详细要求之传导敏感度

1、CS101 25Hz~150kHz 电源线传导敏感度

1.1 测试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限值要求                       

1.4 测试原理

1.5 测试布置                       

1.6 测试剪裁

1.7 测量系统检查                   

1.8 测试方法

2、CS102 25Hz~50kHz   地线传导敏感度

2.1 测试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限值要求                       

2.4 测试原理

2.5 测试布置                       

2.6 测试剪裁

2.7 测量系统检查                   

2.8 测试方法

3、CS103 15kHz~10GHz 天线端口互调传导敏感度

3.1 测试目的                       

3.2 适用范围

3.3 限值要求                       

3.4 测试原理

3.5 测试布置                       

3.6 测试剪裁

3.7 测量系统检查                   

3.8 测试方法

4、CS104 25Hz~20GHz 天线端口无用信号抑制传导敏感度

4.1 测试目的                       

4.2 适用范围

4.3 限值要求                       

4.4 测试原理

4.5 测试布置                       

4.6 测试剪裁

4.7 测量系统检查                   

4.8 测试方法

5、CS105 25Hz~20GHz 天线端口交调传导敏感度

5.1 测试目的                       

5.2 适用范围

5.3 限值要求                       

5.4 测试原理

5.5 测试布置                       

5.6 测试剪裁

5.7 测量系统检查                   

5.8 测试方法

6、CS106 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

6.1 测试目的                       

6.2 适用范围

6.3 限值要求                       

6.4 测试原理

6.5 测试布置                       

6.6 测试剪裁

6.7 测量系统检查                   

6.8 测试方法

7、CS109   50Hz~100kHz 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

7.1 测试目的                       

7.2 适用范围

7.3 限值要求                       

7.4 测试原理

7.5 测试布置                       

7.6 测试剪裁

7.7 测量系统检查                   

7.8 测试方法

8、CS112 静电放电敏感度

8.1 测试目的                       

8.2 适用范围

8.3 限值要求                       

8.4 测试原理

8.5 测试布置                       

8.6 测试剪裁

8.7 测量系统检查                   

8.8 测试方法

9、CS114 4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

9.1 测试目的                       

9.2 适用范围

9.3 限值要求                       

9.4 测试原理

9.5 测试布置                       

9.6 测试剪裁

9.7 测量系统检查                   

9.8 测试方法

10、CS115 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

10.1 测试目的                     

10.2 适用范围

10.3 限值要求                     

10.4 测试原理

10.5 测试布置                     

10.6 测试剪裁

10.7 测量系统检查                 

10.8 测试方法

11、CS116 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态传导敏感度

11.1 测试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限值要求                     

11.4 测试原理

11.5 测试布置                     

11.6 测试剪裁

11.7 测量系统检查                 

11.8 测试方法

12、CS117 电缆和电源线雷电感应瞬态传导敏感度

12.1 测试目的                     

12.2 适用范围

12.3 限值要求                     

12.4 测试原理

12.5 测试布置                     

12.6 测试剪裁

12.7 测量系统检查                 

12.8 测试方法

十、GJB151C的工程应用及易错点解析

1、电磁环境的确定

2、标准选用及要求的确定

3、指标的分配

4、剪裁

5、剪裁易错点解析

6、测试大纲的编写要求

7、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8、电磁兼容测试验收

十一、电磁发射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1、电磁传导发射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1.1 电源线滤波器

1.2 滤波器的安装

1.3 减小初级到次级的共模耦合

1.4 频率抖动

2、电磁辐射发射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2.1 控制差模辐射之电路板的布设

2.2 控制差模辐射之抵消环路

2.3 控制差模辐射之抖动时钟

2.4 控制共模辐射之减小共模电压

2.5 控制共模辐射之电缆滤波和屏蔽

2.6 控制共模辐射之分离的I/O地

十二、电磁敏感度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1、射频敏感度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1.1 设备级保护                   

1.2 电缆抑制技术

1.3 机壳抑制技术

2、脉冲敏感度优化设计措施分析

2.1 瞬态抑制网络                 

2.2 信号线抑制

2.3 高速信号线的保护             

2.4 电源线瞬态抑制

2.5 混合保护网络

四、主讲专家:   

朱老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频现象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军用设备、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项目研究和标准制修订工作。作为主要参与人开展GJB151C-2024标准制定,主持开展GJB151C-2024标准宣贯、GJB151限值研究、集成电路电磁兼容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2项、军工电子行业标准2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标准制修订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5项,软著1项。

五、培训费用及注意事宜:

1.培训费:3980元/人 (含培训费、29、30日两天午餐及资料费、证书费等)。

2.培训会务工作由北京中际赛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并为学员出具正式发票。

3.住宿安排:培训期间住宿可由会务代为预定,费用自理。

六、课程咨询:010-64113137